12月13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联合择校行主办的新浪&微博2023教育盛典▪国际教育峰会在北京盛大启幕。捕捉行业变化,洞悉教育未来,随着2023年ChatGPT的问世,科技迭代引发的蝴蝶效应在让教育变革提速的同时,也考验着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育创新的应变能力。本届峰会汇聚100+位国际学校名校长、行业专家学者,以“教育蝶变 科创未来”为主题,共同聚焦国际教育新时代新变化,探讨国际教育行业未来改革升级之路。
浙江绍兴海亮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周怡出席本届盛典,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新浪微博的各位网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新浪微博2023教育盛典的活动现场,我们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浙江绍兴海亮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周怡来到现场,首先恭喜您获得新浪&微博2023年度国际教育发展贡献人物奖,贵校获得新浪&微博 2023年度多元融合国际化学校奖,周校长先和网友们打声招呼好吗?
周怡:Hello,大家好,我是来自于浙江绍兴海亮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校长周怡。
主持人:谢谢周校首先请您跟网友们介绍一下浙江海亮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并且来分享一下在2023年的收获。
周怡:我们浙江绍兴还亮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其实是绍兴地区的首家也是至今唯一一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我们海亮教育集团成立这所学校的初衷就是为了助力绍兴地区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展,丰富当地国际化教育的办学载体,同时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进入绍兴,为绍兴和浙江的发展作出贡献。在2023年我们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历时三年后,我们最终拿到了外籍子女办学的办学资质,所以学校获批是对我和对学校来说特别重要的事情,实现了首年的成功办学。
主持人:恭喜周校,您面对非常多的学生,面对多元化的学生群体的时候您认为如何保障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呢?
周怡:刚才您提到的这一点,如何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其实对学校来说是非常难的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像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普通学校最大的区别,我们的学生来自于全球多个国家,首年我们招募到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学生们有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还要实现他个人的发展,对学校来说非常困难。我自己觉得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实现学校的办学目的,第一个一定是组织架构,我们的组织架构里面一定会颠覆传统学校现在有的一些教学处、德育处这样的组织部门,会更多涉及学生发展中心、心理发展中心等等的中心和部门来实现学生个性化和特性化的发展,这是一个。
第二个是课程的保证,我们的学生来自全球各地所以语言基础是完全不一样的,中文的基础不一样,英文的基础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课程发展一定要符合他们多元的学历课程发展需求,第二要符合他们多层次语言发展需求,所以我们整个学校的课程是非常多元且个性的,根据他们不同的程度和水平在每一节课都实现打乱,我们中文和英语可以实现从零到不同层级进行分班,所以这是课程上如何实现发展。
第三个我们这样的学校在师资的比例上是有非常大的投入的,我们初期一百多个学生,师生比接近3:1,等于说三个小孩有一个专职老师负责,这样每个孩子的需求才会被看到最大。
第四个是活动的多元,每个孩子擅长的东西不一样,如果我只有一些常规活动,永远只有这样的孩子才会被看见,所以我们在整个学校发展,学生发展设计过程中,针对育人的每一个方面我们都竭尽全力做了一些活动的设计,希望孩子在这方面的特长可以被看见,他的优点和特点可以被看见。
最后一方面我觉得我们学校在实践的时候是家校的沟通,一年中高频次、多深度的走近家长,邀请家长到学校来,我们会跟家长深层次沟通家长的意愿和在家里面孩子表达的意愿,可以帮我们全方位了解、走近学生,让教育触及到孩子真正想要我们触及的地方。
这是我们学校现在在实现孩子个性化发展和教育的一些举措。
主持人:谢谢周校的讲解,您认为在国际化学校目前的情况中如何应对当前的教育挑战和未来的教育趋势呢?
周怡:我觉得现在整个国际化学校的教育挑战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对教育的合规性、合法性的要求,所以过去这两年作为国际化教育的从业者,我们每一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谈的只是我个人的感受,第一个我们要实现去形式化,我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际化教育在做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把国外的学校,课程也好,活动也好,管理也好,照搬照抄到中国学校里来,很多都是形式化大于它的意义,它并不一定非常符合中国人这一伟大的民族,我们自己拥有的性格、特色,不一定是完全符合的,所以这一轮的教育政策调整要求我们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的确要把更多的形式化的东西去掉,这个形式化的东西包括课本等等,其实教育的载体课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并不一定用这样的教材才能实现这样教育的意图,所以第一个叫做去形式化。
第二个叫去功利化,中国高中之前会说今年的高考状元是我,国家就要求这样的东西一律不许被宣传,就是希望教育部那么功利化。不然大家都宣传今年出了几个牛剑,出了几个藤校,这样过于功利化的东西被追求,只是追求结果而放弃了过程,这个结果的过程很多是桌子底下的东西,我们踏踏实实做学校,扎扎实实追求学生个人自身成长的学校,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被埋没掉的,所以现在的政策也很好,它不断的去功利化,我们坚守初心的学校能重新回到大众的视角里。
所以一个是去形式化,一个是去功利化,这两化去掉之后希望我们的学校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提升内在的时候把真正属于国际教育里面好的那部分,精华的那部分,唤起人作为真正的人需要的那些能力、情感,更多的被满足、被实现、被看到,我们用长期主义的角度去看教育之后,我觉得我们才能真正做好教育。
主持人:谢谢周校。再次感谢周校的精彩分享,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所有网友的观看,谢谢大家。